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拉尔夫·沃尔多·爱默生

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治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指明方向

 二维码 4
来源:互联网

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,重点传染病该如何防治呢?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《关于做好2025年春季新冠病毒感染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》,为我们明确了相关工作重点。

t01a415c0b094739581.jpg

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仍需警惕

目前,全国传染病疫情整体形势较为平稳。其中,流感仍处于中度流行水平,新冠疫情在较低水平波动。虽然呼吸道病原体的活动强度有所下降,但我们仍要密切关注病原体的变异动态,尤其要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来全球以及我国周边部分国家登革热、疟疾疫情持续高发。随着春季气温逐渐升高,这两类疾病境外输入并引发本土传播的风险也在增加。近期,像麻疹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、甲型肝炎等原本已得到有效控制的传染病,在局部地区有复发迹象;诺如病毒感染、手足口病、结核病等传染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,部分地区和场所还出现了聚集性疫情。而猴痘、人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虽处于散发、低发状态,但我们仍需高度警惕猴痘Ib型疫情境外输入,以及在特定人群中跨区域传播的风险。

《通知》提出六点防治要求

强化口岸疫情防控

严格依据检疫和监测传染病目录要求,落实进境人员卫生检疫措施。建立并完善检疫传染病染疫人员、疑似染疫人员的转运工作机制,做好输入疫情的协同处置。同时,通过科普宣教和健康风险告知,引导进境人员主动进行健康申报。

加强监测预警工作

强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和新冠多渠道监测,确保监测的质量和灵敏度。持续关注全球疫情态势以及新冠、流感流行株的变化情况,加强对感染来源不明病例、重点国家和地区输入病例的基因分型检测。加强对登革热、疟疾等输入疫情上升地区的病媒生物监测。推进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的应用,强化法定传染病报告责任的落实。

抓好重点环节防控

加强对“一老一小”群体的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,指导托幼机构、学校落实晨午检、健康教育、因病缺勤缺课追踪与登记等措施。加强对沿海地区餐饮单位、海产品销售经营者的监管,在重点地区开展海产品、污水、饮用水等甲型肝炎病毒检测,及时阻断疫情传播。

推进预防接种工作

以保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不低于90%为核心目标,做好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接种策略调整后的适龄儿童疫苗接种工作。动员老年人、基础性疾病患者、儿童等重点人群接种新冠、流感疫苗。对常规免疫薄弱地区、持续发生麻疹等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疫情的地区加强查漏补种,适时推动重点地区、重点人群接种甲型肝炎疫苗。

提升医疗救治服务

指导各地根据春季传染病形势做好医疗救治准备。加强对抗病毒药、退热止咳药和儿科常用药品等储备和使用情况的分析与调配,满足群众就医用药需求。指导医疗卫生机构为持有就诊方便卡、可能感染传染病的进境人员依法提供优先诊治服务。

开展科普与卫生运动

在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控期间,主动开展科普宣传,及时发布权威信息,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。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,引导群众提高自我防护和及时就诊意识。同时,强化重点场所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。


服务时间:周一至周日 9:00-18:00
服务时间:171-3800-9911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科西一路鼎晟国际 联系QQ:836049508 联系邮箱:1910663688@qq.com
手机号码:17138009911
关注我们
关注我们,了解更多资讯
企业公众号
企业客服
官方小程序
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