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坐危害身心,专家呼吁“久坐族”积极动起来 二维码
3
来源:互联网 北京小汤山医院康复中心主任、健康中国康复研究院执行院长武亮教授指出,依照世卫组织建议,每周应运动三到五天,每次持续约30分钟。运动能促进全身各系统循环,有益健康。对于“久坐族”而言,多运动可让大脑更好地休息,进而提升工作效率。
长期久坐:身心俱疲 武亮教授解释,通常每天累计坐姿超6小时(可间断),或持续坐姿超2小时,都属于“久坐”范畴,会对健康造成影响。不过,对于像静脉血栓患者这类特殊人群,“久坐”的时长标准还需缩短。众多研究表明,久坐对骨骼肌肉、血液循环、呼吸、消化等全身系统均有不良影响,还与心脑血管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病紧密相关。此外,久坐易引发全身疲劳感,损害心理健康。长期在办公室久坐的人,工作时精神高度紧绷,忽略身体反应,放松时就会出现头昏脑涨、腰酸背痛等不适,更容易陷入焦虑抑郁情绪。所以说,久坐不仅危害身体健康,还会影响心理健康。
个性化运动:贴合自身体质 身体活动对维护健康、预防慢性病意义重大,能改善成人睡眠质量,降低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慢病的发病风险。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普及,人们对运动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然而,许多人在参与体育活动时缺乏科学性,盲目锻炼。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提出要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,建立不同人群、环境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,推动体医结合的健康服务模式。武亮教授强调,个性化是科学运动的关键,要确保运动的安全、有效和可持续。选择运动时,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,这样才能坚持;二要考虑运动方式的便捷性。同时,还需关注运动的频率、时间和强度。在挑选适合自己的运动前,**到专业医疗机构检测体质,遵循医生给出的个性化建议,如此既能收获健康,又能享受运动的乐趣。
办公室“健身操”:碎片时间动起来 针对“久坐族”常见的健康问题,武亮教授推荐了一些简单有效的运动方法来缓解身体疲劳。例如,用双手叩击头部,从前部叩至后部,持续3 - 5分钟;用手指从前向后慢慢梳头;做眼保健操,放松眼周肌肉,按压太阳穴、按摩耳部及周边穴位;双手按压、按捏并拍打颈部肌肉,这些动作都以放松为目的。 此外,还可以进行呼吸训练,深吸气时速度稍快,呼气则放慢,通过控制呼吸来调整精神状态,缓解疲劳。 武亮教授分享的这套适合“久坐族”的运动,利用碎片化时间就能完成。具体操作方法,大家可以跟着武亮教授的科普短视频一起练习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