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疾控警示: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合并感染风险加剧 二维码
1
来源:互联网 疫情现状与流行特征 自2023年1月以来,呼吸道合胞病毒(RSV)在0-4岁儿童群体中呈现显著流行态势。监测数据显示,该病毒阳性率在南方省份始终位居住院重症呼吸道感染病例前三,特别是12月龄以下婴幼儿占比达65.9%。浙江省疾控中心刘社兰团队最新发表在《中国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周报》的研究显示,省内7857例住院患儿中,RSV合并感染率突破20%,显著加重疾病负担。 病原体分布特征 ■ 细菌感染主导:占比14.1%(病毒合并感染5.3%) 肺炎支原体(59.2%) 肺炎链球菌(25.3%) ■ 病毒合并感染谱: 人鼻病毒(27.3%) 巨细胞病毒(23.8%) 合并感染加剧疾病负担 研究揭示合并感染导致显著临床差异: ■ 经济压力:住院费用中位数增加322元(巨细胞病毒合并者最高) ■ 病程延长:平均住院时间增至5天(肺炎链球菌/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最久) ■ 长期危害:肺功能损伤可持续至成年期,重症可能引发心力衰竭、脑炎等并发症 防控策略与医学进展 面对当前高发季及开学季叠加风险,专家建议三级防护: ■ 基础防护:规范佩戴口罩+严格手卫生(接触公共物品后勿触面部) ■ 高危规避:减少聚集场所暴露,就医时强化儿童防护措施 ■ 被动免疫:新生儿可考虑长效单克隆抗体(适用11月至次年4月流行季) 特殊警示: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的特点,使其面临双重威胁: 1. 病毒易向下呼吸道侵袭导致肺炎 2. 病原体合并感染会扰乱先天/适应性免疫调节机制 目前国内尚无RSV疫苗上市,但《柳叶刀》数据显示,单克隆抗体预防有效率可达80%。疾控部门建议家长及时至医疗机构咨询预防方案,特别是早产儿、先天性心脏病等高风险群体更需加强防护。 |